实况足球2012界面与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5日签订《共建实况足球2012界面-中集新商科学院合作协议》。为落实协议精神,扎实推进新商科学院各项工作,着力打造融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、企业服务、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平台,培养高素质人才,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。2021年4月14日,实况足球2012界面校长助理、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鹏教授,带领经济管理学院、学校企业联盟联络服务中心两部门一行10人调研新会中集集团,集团领导戴志前、董秘曹军毅等亲切接见。
一、直奔车间,深入调研
下车做好防护措施后,王鹏校助在曹军毅董秘陪同下,带领调研队伍,直奔生产车间,详细了解工人生产环境、原材料的切割、焊接、集装箱组装及升级等生产制作过程。

调研队参观切割、焊接车间

调研队参观装配车间

调研队参观数据中心
参观完车间后,王鹏校助指出,尽管生产车间噪声有点大,温度有点高,但是在这样环境下,工人们工作热情高,干劲足,有条不紊进行操作,每天生产出300多个集装箱。这种艰苦奋斗精神、工匠精神、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,也反映出中集领导层,打造的精益管理理念是科学的,有效的;中集坚持一边生产传统集装箱,满足普通客户运送货物的需求,另一方面,将华为基站、5G技术、核酸检测技术、生活污水净化技术等集成到集装箱,开发出多元化的高科技产品,满足高端客户需求,取得显著成效。中集“卓越运营”+“创新发展”双轮驱动战略,是企业发展的新模式;目前,中集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还不是很高,希望高校老师,积极探讨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,改善集装箱的生产过程,为中集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。
二、听取汇报,了解需求
中集董秘曹军毅力指出,中集一直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,通过技术创新,积极发展“集装箱+”产品,包括智能装备、移动化环保装备、数据集成中心、移动储能装备、装配式建筑等多元化产品和服务,为中集注入新动能,助力中集集装箱业务转型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,获得江门市政府质量奖(新会特箱)。
在快速发展过程中,累积了急需要要解决的问题,现将这些问题,上升为研究课题,期待经管学院积极参与。(1)生产及经营沙盘实验室。为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,拟在经济管理学院构建一个生产及经营沙盘实验室,为客户提供真实的场景。现在缺相关老师和场地。(2)环保装备市场研究。这是中集承担的一个大项目,中集力量不够,需要相关老师和学生参与。(3)管培生培训项目。现在招工难,为做到未雨绸缪,希望招聘一批素质比较好的学生,做管培生,成为中集后备力量。(4)新型学徒制项目。开发学徒入门教材及对新员工进行培训,需要老师加盟。(5)干部培养项目。中集每年都会提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,这些干部需要进行培训,以便提高理论水平和岗位能力,这些需要高校老师加盟。

调研队听取汇报
中集常务副总经理戴志前强调,高校重理论,企业重实践,共建新商科学院,有利补学校、企业的短板,实现双赢。此外,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,培训员工,开拓市场等,实现多赢。希望老师们积极参与上述项目探究。

戴志前常务副总经理提出希望
三、探讨合作,承接项目
王鹏校助指出,新商科学院是新文科背景下的产物,是实况足球2012界面与中集集团联手创新产学研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成果,为进一步把新商科学院建设成实况足球2012界面示范性人才培养平台,需要双方一起发力,共建共享。尤其是在建设特色专业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打造实习实训培训基地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、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等要精准发力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中集,已经表现出极大的诚意,为我们提供5大拟立项项目,各专业负人,要结合本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,想方设法融入到项目研究中去,以项目为抓手,推动各项工作开展。

王鹏校助提出要求
何浏、吴海民、祁黄雄、祝兰芳、刘联辉等老师认为,中集提供这些项目,具有针对性,有利于推动新商科各项工作开展,会积极响应学院号召,组织团队,参与项目研究。在此基础上,推动中集进军乡村振兴、民宿、智慧物流等热门领域。

探讨对接项目
四、完善机制,保障发展
为确保新商科学院建设工作发展,实现建设目标,双方领导表态,将共同完善保障机制,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。双方领导商定,首先完善定期沟通机制。会定期进行沟通,确保信息畅通,总结工作进展情况;其次,完善资源保障机制。为支持项目及相关工作开展,进一步完善资源保障机制,确保人力、物资充足;第三,完善评估机制。定期开展工作评估,及时发现工作中不足,推动下一步工作。

新商科学院领导老师合影